月满华诞,网安相伴!双节欢乐游这些“坑”千万别踩,防护攻略快收好

2025-10-01 0 448

中秋月饼的香甜漫溢街巷,国庆的喜庆氛围渐次拉满。2025年双节叠加,民众出行、购物、娱乐需求集中释放,然而不法分子也借机设下多重“陷阱”,从虚假票务到网络谣言,网络安全风险暗藏。华BCE新闻网记者结合警方提示,为您梳理双节期间高发风险点及防护指南,助您平安过节。

一、警惕!双节4类高发诈骗陷阱,警方手把手教你避坑

双节出行、消费高峰期间,以下4类诈骗案件频发,务必提高警惕!

1. 虚假票务改签骗局:“航班取消”短信可能是“钓钩”

假期机票、火车票紧俏,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旅客购票信息后,会发送“航班取消/延误”“列车晚点需改签”的虚假短信,短信中附带“改签链接”,诱导旅客支付“手续费”。

警方提示:收到此类信息绝不点击陌生链接!务必通过航空公司官网、铁路12306APP或官方客服热线(如民航总局服务热线12326、铁路客服12306)核实,所有改签操作在官方平台完成。

月满华诞,网安相伴!双节欢乐游这些“坑”千万别踩,防护攻略快收好

2. 网购退款诈骗:“客服主动退款”多是骗局

各大电商平台双节促销活动密集,不法分子会冒充电商客服,以“商品质量问题”“订单出错需召回”为由,主动联系消费者,要求添加微信、QQ等社交账号,或发送“退款链接”,诱导消费者填写银行卡号、密码及验证码。

警方提示:正规电商平台退款无需脱离平台操作!退款会通过原支付渠道自动返还,官方客服绝不会索要银行卡密码、短信验证码,更不会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。

月满华诞,网安相伴!双节欢乐游这些“坑”千万别踩,防护攻略快收好

3. 景区低价门票陷阱:“超低价通票”可能是“空头支票”

不少消费者习惯在社交平台、二手交易网站找“折扣票”,不法分子借此发布“景区内部通票”“超低价门票”,宣称“比官方便宜50%”,待消费者付款后立即拉黑,或发送无效、过期门票。

警方提示:景区门票务必通过官方网站、官方公众号或正规旅游平台(如携程、飞猪官方渠道)购买!对“明显低于市场价”的门票保持警惕,切勿私下转账给个人。

月满华诞,网安相伴!双节欢乐游这些“坑”千万别踩,防护攻略快收好

4. 冒充商家客服退款:钓鱼网站专偷银行卡信息

除电商外,不法分子还会冒充餐饮、酒店、快递等行业客服,以“商品不合格”“订单异常需退款”为由,引导消费者登录“仿冒官方平台”的钓鱼网站,套取银行卡信息及支付密码。

警方提示:任何商家官方客服不会主动打电话要求“登录陌生网站退款”!若有疑问,直接通过商家官方APP、小程序或线下门店核实,切勿在非官方网站输入敏感信息。

二、严打!这些双节“典型谣言”别信、别传

双节期间“蹭热点”谣言高发,不仅误导公众,更可能引发社会恐慌,警方对网络谣言始终保持“零容忍”态度。

1. “旧闻新炒”类谣言:随意嫁接时间、地点

去年双节期间,有网民发布“西安鄠邑某景区发生儿童撞车交通事故”的图文信息,配文“节日出行注意安全”,引发家长群体焦虑。经警方核查,该事故实际发生在数月前,且地点并非该景区,属于“旧闻嫁接节日热点”的虚假信息,发布者已被依法处理。

2. “夸张炒作”类谣言:编造离谱信息博眼球

此前国庆期间,“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国庆房价涨至7.88万元/晚,较平日翻40倍”的信息在网络热传,引发“酒店宰客”争议。经核实,该信息为网民编造,酒店实际国庆房价与平日涨幅合理,编造者因“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”被行政处罚。

警方提示:对“节日事故”“价格暴涨”等热点信息,先通过“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”“本地警方公众号”等官方渠道核实,不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内容,更不编造、传播谣言。

月满华诞,网安相伴!双节欢乐游这些“坑”千万别踩,防护攻略快收好

三、收藏!双节网络安全防护全攻略

掌握以下3点防护要点,为双节安全“加锁”:

1. 支付安全:守住“钱袋子”

  • 购物、购票仅选择正规平台,避免在陌生网站、弹窗广告中下单;
  • 不扫描街头、社交平台发来的“陌生二维码”,不点击短信、微信群里的“优惠链接”;
  • 付款时优先使用“支付宝、微信支付”等第三方支付,减少银行卡直接转账。

2. 个人信息保护:不泄露“隐私”

  • 在朋友圈、抖音等平台分享假期生活时,不晒定位、身份证号、车票(含二维码)、酒店房间号等信息;
  • 公共场所(如景区、商场)的免费Wi-Fi谨慎连接,如需使用,避免登录网银、支付APP(建议开启手机“流量热点”);
  • 手机、平板等设备设置“复杂密码”,开启“指纹/面部识别”,防止设备丢失后信息泄露。

3. 防谣辟谣:不做“传声筒”

  • 看到“离奇事件”“极端观点”时,先问“来源是否官方”“有无证据支撑”;
  • 遇到疑似谣言,可通过“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”“本地网警公众号”举报;
  • 对“迷信祈福”“煽动矛盾”类信息,直接忽略,不评论、不转发。

双节期间,若遭遇诈骗或发现谣言,可立即拨打110或通过“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”投诉。祝您度过一个平安、欢乐的假期!

素材来源:浙江嘉兴网警、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预警平台

欢迎关注华BCE新闻网,获取更多节日安全提示、民生资讯!

华BCE 旅游 月满华诞,网安相伴!双节欢乐游这些“坑”千万别踩,防护攻略快收好 https://www.huabce.com/2025-10-01/53/

常见问题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