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沉睡数千年,一醒惊天下”的三星堆遗址,究竟坐落于何处?作为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核心遗址,它的地理位置不仅是地理坐标,更是解锁古蜀文明密码的关键钥匙。华BCE新闻网结合国家文物局最新考古成果,为你精准定位这座“文明宝库”。
一、核心定位:🔴 四川广汉西郊的“文明圣地”
三星堆遗址的准确位置是 四川省广汉市西郊,地处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流域,距成都市区约40公里。这片总面积约 12平方公里 的遗址群,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最大、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,主体年代距今约 3600—3000年,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代晚期至商代晚期。
从地理环境看,遗址背靠鸭子河,地势平坦、水源充足,为古蜀先民提供了定居与发展的天然条件。而其“西郊”的选址并非偶然——2024年新发现的大型水网、东水门及东北水门(年代不晚于商代中期),印证了这里曾是兼具防御功能与交通优势的古代都城核心区。
二、2024最新发现:遗址核心区的“功能密码”
随着“考古中国”项目推进,三星堆的“地理版图”正不断丰富。2024年12月公布的考古成果,揭开了遗址核心区的三大关键发现:
🟡 1000㎡玉石器作坊:古蜀“工匠基地”
在遗址北部月亮湾台地,考古学家发现了三星堆首处玉石器作坊,总面积超1000平方米,距今约3250—3550年。作坊内出土玉人像、玉牙璋、石琮等20余种文物,原料选择极具讲究——礼仪用具多用细腻的闪石玉,生产工具则选硬度高的砂岩,凸显出高度专业的分工体系。更特殊的是,这里距离青关山宫殿区仅300米,表明手工业生产直接受高等级人群管控。
🟢 6000㎡人工土台:权贵“活动中心”
玉石器作坊南侧的大型人工土台,面积超6000平方米,采用“斜坡堆筑”工艺,与月亮湾城墙建造技术一致。土台表面发现的“木(竹)骨泥墙”建筑基址,面积超200平方米,基槽内填充的陶板状器与祭祀区建筑一脉相承,推测是古蜀权贵举行仪式的重要场所。
🟣 4062件文物修复:文明“鲜活再现”
截至2024年底,考古团队已完成祭祀区出土金面具、鸟形金饰等4062件珍贵文物的保护修复。通过技术分析,还发现了国内最早的铜器芯撑技术实例,证实古蜀青铜铸造工艺的独树一帜。

三、从“地理点”到“文明圈”:遗址的深层价值
三星堆的地理位置,更暗藏着文明交流的密码。2024年出土的玉人像带有长江中游肖家屋脊文化风格,石琮与西北地区齐家文化器物一致,玉牙璋则与中原二里头文化渊源深厚。这些发现印证:这座位于成都平原的遗址,并非孤立的“文明孤岛”,而是连接南北、贯通东西的文化枢纽,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见证。
实用指南:如何抵达“文明现场”?
若想亲临探访,可直接前往 三星堆博物馆(四川省广汉市西安路133号),馆内不仅展出青铜神树(含1:3.5比例仿制品与原件)、纵目面具等国宝,还能通过沉浸式展陈感受古蜀人的宇宙想象。从成都出发,乘坐成德绵城际铁路至广汉北站后,打车15分钟即可抵达。
结语:三星堆的地理位置,是古蜀先民对自然的选择,更是文明交融的必然。从12平方公里的遗址群到跨越千里的文化互动,每一寸土地下都藏着中华文明的成长密码。你最想在三星堆遗址探索哪些未解之谜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