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落幕:艺术光影交织,中国力量闪耀水城

2025-10-04 0 235

当地时间9月7日晚,为期11天的第8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在意大利威尼斯丽都岛正式收官。作为全球首个国际电影节(始于1932年),本届盛会以“艺术与现实的对话”为核心主旨,汇聚32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部影片,既有大师级导演的重磅新作,也有新锐影人的突破尝试,最终阿根廷导演卢卡斯·马丁内斯的《永恒的沉默》摘得最高荣誉金狮奖,华语电影人与作品更在多单元斩获佳绩,成为本届电影节的亮眼风景线。

第8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落幕:艺术光影交织,中国力量闪耀水城

一、主竞赛单元:现实议题成核心,奖项归属见温度

本届主竞赛单元的21部入围影片中,“聚焦真实生活”成为鲜明特征,多部作品以细腻叙事回应时代议题:

  • 金狮奖得主《永恒的沉默》以拉丁美洲难民偷渡故事为切入点,通过“母亲寻找失踪儿子”的主线,揭露难民危机背后的人性困境,评审团评价其“用克制的镜头语言,实现了苦难与希望的平衡”;
  • 美国导演索菲亚·科波拉凭借《迷失海岸》获最佳导演奖,影片以加州小镇的海洋污染为背景,探讨“环保与经济发展”的矛盾,画面风格延续其标志性的细腻诗意;
  • 意大利本土演员马可·吉亚历尼凭借《父亲的厨房》中“单亲父亲抚养自闭症女儿”的角色,拿下最佳男演员奖,颁奖现场他哽咽表示“这个奖项献给所有在生活中坚守的普通人”;
  • 法国女演员蕾雅·赛杜则以《冬日来信》中“二战幸存者”的复杂演绎,摘得最佳女演员奖,其对“创伤后心理重建”的刻画被赞“极具穿透力”。

二、中国元素:从展映到获奖,双线突破显实力

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“中国存在感”显著提升,不仅有3部华语影片入围不同单元,更有影人在技术类奖项实现十年突破:

  • 青年导演陈默执导的《季风过境》入围地平线单元(聚焦新锐导演作品),影片以中国南方乡村“空心化”为主题,通过祖孙两代人“守护老茶园”的故事,展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文变迁。映后交流中,陈默提到:“希望让世界看到中国乡村不是‘落后’的符号,而是充满生命力的家园”;
  • 摄影师李然凭借伊朗影片《沙漠之花》的镜头语言,斩获最佳摄影奖——这是中国摄影师近10年首次在威尼斯主竞赛单元拿下技术类奖项。评审团评价其“用光影构建了沙漠与生命的诗意对话,每一帧都自带叙事感”;
  • 张艺谋监制的短片《城》入选“威尼斯日”单元,影片以北京胡同的拆迁为背景,通过“老人与快递员”的互动,探讨“城市记忆与快速发展”的关系,展映后引发海外观众对“中国城市变迁”的热烈讨论。

三、技术革新:VR影像成新焦点,开辟观影新维度

除传统影片单元外,本届电影节的VR竞赛单元(“威尼斯VR Expanded”)吸引大量关注,18部全球VR作品中,中国团队制作的《虚拟乡愁》成为热门: 该片通过沉浸式技术,让观众“置身”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北方乡村——可触摸的土坯墙、耳边的蝉鸣、村口的老槐树,还原城镇化进程中逐渐消失的“乡愁场景”。导演王璐表示:“VR不是技术炫技,而是让观众从‘旁观者’变成‘参与者’,比如观众可以选择‘帮老人收玉米’或‘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’,不同选择会触发不同情节,这是传统电影做不到的。”据悉,该单元获奖作品将在全球20国VR影院巡展,推动VR影像普及。

四、落幕与展望:电影的勇气,永远指向未来

电影节总监阿尔贝托·巴贝拉在闭幕式上表示:“本届威尼斯证明,电影从未远离现实——它记录苦难,也传递希望;它尊重传统,也拥抱创新。无论是金狮奖作品,还是中国新锐导演的尝试,都在诠释‘有勇气的电影’该有的样子。”

随着第8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,全球电影人的目光已开始期待2025年的第82届盛会。而本届电影节留下的“现实关怀”“多元包容”“技术探索”三大关键词,也将为未来电影创作提供更多思考——正如《永恒的沉默》导演所说:“水城的光影会落幕,但电影连接人心的力量,永远不会停。”

华BCE 娱乐 第8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落幕:艺术光影交织,中国力量闪耀水城 https://www.huabce.com/2025-10-04/194/

常见问题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